“时势造英雄,不施仁义,昏君无道,奸臣遍布,甚至天灾人祸。等等,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尝试解释这历史上的兴衰起落。解释那治乱循环。但在朕看来,这里头说的都没错。却绝不是那最主要的缘由。在朕看来,一切缘由,落到根底上,是人。”朱慈烺环视周遭,道:“诸位,可以将手头的会议资料翻到219页上。”

一阵翻页的声音响起。

上面,列着翰林院在历代史册上汇总得来的数据。

而这个数据,却是颇为新奇。

上面,是粟的亩产。

战国前期------亩产粟205.8斤。

战国后期-----亩产粟247斤。菽亩产232斤。

汉代------粟亩产281斤;豆亩产264斤。

魏晋南北朝-----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。

唐代-------亩产334斤(所有粮食作物平均)

宋代-------亩产309斤。(所有粮食作物平均)

元代-------亩产338斤。(所有粮食作物平均)

明代-------亩产346斤。所有粮食作物平均)

一阵嗡嗡闹闹的声音响起,众人看着这个统计,却是都大为感觉新奇。作为百官之首,李邦华缺失陷入了沉思,稍待,他又继续翻页起来。

果不其然,在239页上,列着另外一行之前草草翻阅并没有注意到的数据。

秦始皇统一时,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。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,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。王莽时到东汉初,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。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稍后,才重新突破6000万。

从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,人口损失估计达60%,仅存约2300万。

西晋约有3500万。此后南北分裂,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,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,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,恢复到6000万左右。隋末的战乱,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%,到唐初仅有2500万。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,又增至约9000万,达到新高峰。

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,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,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。

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,大观四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,辽(金)、西夏、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。

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,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%,仅剩1000余万。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。到元朝末期,全国增加到8500万左右。